中風分期及各期的治療要點

2023-06-08

中風病一般按“中經絡”和“中臟腑”分類辨治。中風病急性期起病急驟,發病后一般迅速達到極期,其后經歷穩定、恢復等過程,各個時期表現出不同的病機特征。
1 急性期(發病后14天)應以通腑瀉熱為先導
1.1 急性期通腑瀉熱是關鍵。
《素問?調經論》日“血之與氣,并走于上,則為大厥。氣復返則生,氣不返則死?!泵鞔_指出中風(大厥)的基礎為血隨氣逆、沖激于腦,氣機有升無降,腦中瘀熱。無論什么病機所致中風,急性期或為肝陽暴張、氣血逆亂,或為肝腎陰虛、風火痰壅,最終氣血瘀阻,痰熱腑實,風痰瘀血痹阻經脈,毒損腦絡。瘀熱阻竅,每與熱結陽明有關,因陽明胃腸專司氣機之通降;機體氣機逆亂,升降失調則陽明通降之責失司,積滯內停,燥矢內結,腑熱上蒸,必然加重痰熱阻竅之病勢,故臨床中見竅閉神昏,頭痛面赤,半身不遂,言蹇語澀,大便秘結,口氣臭穢,舌苔黃厚膩,此時惟通腑瀉熱為當務之急,故應大力通降陽明胃腑之勢,賴中州樞機通降之功,直折陽氣之暴逆,宜釜底抽薪,上病下職,通其腑氣,導熱下行,以緩解在上之風火痰熱血瘀,痰熱得消,氣血得降,痰瘀之毒去,神明之府自然清凈。正確適時地應用通腑瀉熱法是搶救中風急癥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也不可妄用瀉下藥傷正,特別是體虛之老年人,出現心慌氣短,自汗口干,舌紅少津,脈沉緩。應避免。
1.2 活血化瘀,扶正祛邪。
無論出血性中風或缺血性中風,使用通腑瀉熱醒神開竅后,如應用瀉劑,大便瀉下腑氣已通,神志轉清,舌暗瘀或暗淡,隨之使用活血化瘀,和佐以扶正祛邪為法。對中風患者使用活血化瘀藥宜適量,并注意配伍,尤其當病情好轉時,要調整活血藥物在處方中的比例,還應考慮到活血化瘀乃治標之法,別忘了扶正祛邪。應根據風、火、痰、瘀、虛(氣虛,陰虛)等不同病機來治本,采用如熄風、清熱、祛痰、化瘀和益氣養陰等法。
2 緩解期(發病后14天至6個月)注重治本與康復。
度過急性期,病后2周開始,大多數患者病情穩定,風陽漸平,而阻于腦絡之痰瘀難去,治療應標本兼顧,促進腦之神機恢復,并防其復中。
中風后大多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偏癱、言語障礙、吞咽困難等后遺癥,故此期應采用醒腦開竅針刺法(內關、人中、三陰交、極泉、委中、尺澤、翳風、完骨、廉泉、金津、玉液),以達醒腦開竅、滋補肝腎、疏通經絡功效。早期的功能鍛練、良肢位的擺放,對于肢體、語言、吞咽的康復顯得非常重要,臨床實踐告訴我們,只要生命體征平穩,就可介入康復治療,現代醫學觀點認為,在中樞神經元損傷后修復過程中的早期(病后4周之內)就應積極創造重建反射的條件,以促進患者功能康復。
此外,中風病人因從健康狀態進入中風偏癱失語狀態,不能正確地接受這種現實,一些家庭、社會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加之康復治療又是個長期的過程,患者往往產生焦急、憂郁、失望悲觀甚至厭世的不良情緒。中風后的情志異常也需要積極的干預。
3 后遺癥期(6個月后)仍以康復為主。
此期病情穩定,重癥患者可有偏癱嚴重、言語障礙,甚至關節攣縮、變形等癥。有研究表明,受損的神經元細胞在2年內都還具有可塑性,持之以恒的功能鍛練和其他康復治療是此期的一項重要治療方法。

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禁忌A片特黄A片_青青在线香蕉精品视频在线_久久久久精品国产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