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2
清朝初年,天花流行,順治皇帝死于天花,康熙亦曾感染,經全力救治才保全了性命。乾隆即位后,決定編纂醫學典籍,推動醫學發展。1739年,乾隆詔令在太醫院現有存書的基礎上,廣征天下醫學秘籍,分門別類,刪其駁雜,采其精粹,補其未備。幾十位醫學專家歷經4年,終于將浩瀚的醫學典籍匯編為一套醫學叢書,乾隆帝大悅,親自賜名為《御纂醫宗金鑒》。
作為總纂官,吳謙功不可沒。乾隆下旨為吳謙等人加官進爵,同時每人還賞賜一套《醫宗金鑒》和一具特制針灸銅人。
吳謙,字六吉,安徽歙縣人,清代著名的中醫,由于醫術高超,聲名遠播,到乾隆年間被地方官推薦進入太醫院,擔任太醫院判(太醫院副院長)。吳謙在太醫院期間,屢屢治愈皇親國戚們的頑疾,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賞識。
200多年來,《醫宗金鑒》成為了無數中醫人必讀的典籍和自學的教材,自出版至今,僅官方刊印的就有50多版,影響非常深遠。
《正骨心法要旨》是《醫宗金鑒》中專論骨傷疾病的分冊,詳細描述了正骨復位、牽引固定等手法,以及內服外用藥等處方,同時提出了骨傷系統疾病治療“筋骨并重”的重要理論,對骨與軟組織的治療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并貫穿在治療到康復的整個過程。在《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中,吳謙的醫學思想得到了很好的闡釋。
筋骨相連,骨折筋損。筋損束骨無力,亦影響骨之愈合。如此則斷骨不易接續,關節活動不易恢復??梢娭委煿钦?,“筋骨并重”是重要環節,亦是治骨折不愈合之要法?,F代創傷的評估已經從以往單純的骨折程度評估轉移到骨與軟組織共同評估上來,整個治療的周期中時刻注意對軟組織的保護和血供的觀察。
《正骨心法要旨》指出:“跌仆損傷,雖用手法調治,恐未盡得其宜,以致有治如未治之苦,則未可云醫理之周詳也。因身體上下、正側之象,制器以正之,用輔手法之所不速,以冀分者復合,欹者復正,高者就其平,陷者升其位,則危證可轉于安,重傷可就于輕。再施以藥餌之功,更示以調養之善,則正骨之道全矣?!蓖瑫r強調了完成骨折復位后藥物治療的重要性。
《正骨心法要旨》中出現頻率最高、使用最為廣泛的藥物恰恰是正骨紫金丸,不愧為正骨治筋名方!其生氣活血、補骨生髓的功效記載于經典,流傳于后世,亟待我們潛心鉆研和傳承弘揚!